1月23日,国家能源局修订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主要就行业怎么管、项目怎么建、电网怎么接、运行怎么规范等方面提出要求,覆盖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定义分类和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管理要求。
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3.7亿千瓦,是2013年底的121倍,占全部光伏发电装机的42%,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11%。在新增装机方面,2024年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达1.2亿千瓦,占当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的43%。在发电量方面,2024年分布式光伏发电量3462亿千瓦时,占光伏发电量的41%。
“十年间,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国家政策和地方的支持下快速发展,从初期规模小、成本高、类型单一,到近年来成本的迅速下降、开发模式的持续创新,分布式光伏在装机容量上已与集中式光伏相当,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姜士宏㊣说。
“我国的分布式光伏是从2009年开始发展的,当时‘金太阳’计划和‘光电建筑’的推广建设让分布式光伏进入大众视野。2013年,为规范并促进行业快速发展,国家能源局出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明确了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和要求。如今,分布式光伏无论是累计装机规模还是发电量都发展迅速,感觉马上就要和集中式光伏并驾齐驱了。”胡杨新能源创始人卢洋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基本上占领了光伏✅市场的半壁江✅山,尤其是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和“光伏+农业”等项目不断推动下建筑光伏发电量不够,更是从“小而优”跨越式发展成为“多而强”“多而散”。
“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持续快速增长,接网消纳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说国内光伏发电龙头。
中国城市报此㊣前曾报道,从2023年开始,我国包㊣括山㊣东、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等多地宣布暂缓或停止㊣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与审批,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量曾一度面临抑制。
一名国家电网山东地区的工作人员也曾透露电网承受的负荷有限,“整县开发的模✅式提高㊣了分布式装机门槛,但缺点是过于集中,从而出现当地变压器容量不够或者容量够但用量少消纳不掉,最后只能向输电网返送电的情况。”
此外,如今的分布式光伏已经✅全面进入到平价无补贴市场化发展阶段,《暂行办法》中围绕财政补贴确立的规模管理等一系列规定不再适用。
“《暂行办法》出台十多㊣年来,分布式光伏发电行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暂行办法》进行修订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潘慧敏说。
“《办法㊣》从定义、分类、上网模式等各方面坚持分布式光伏这一本质特征和要求,强调项目的自发自用比例,回归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初心’和本源。”潘慧敏表示。
“《办法》将分布式光伏分为4种✅类别,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同时规定了各种类型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建设场所、电压等级和装机容量上限。明确四种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类型,顺应了行业发展变化特点,也为后续对不同类型分布式项目实施更加精细化、针对性管理打下基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
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与用户联系最紧密的电源形式,“农户㊣出㊣屋顶、开发商出资”的项目屡见不鲜,但以个人备案的项目存在一定金融风险和安全等隐患。为了更好维护用户权益,《办㊣法》强调“非自然人投资开发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不得以自然人名义备案”,切实维护农户利益。
“《办法》从租赁用户屋顶、备案、开发建设和运行等各个环节细化要求,切实保障用户特别是农户利益,使分布式光伏发展㊣更多惠及农村农民,赋能乡村✅✅振兴,从而切实保护用户特别是农户合法权㊣益。”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说。
“《办法》✅第四条增加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和大型工商㊣业光伏定义,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进行了梳理定义。”国家电投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设计总监裴善鹏解释,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针对非自然人利用居民自有屋顶或建筑表面,以居民名义进行审批、备案、贷款,通过收益分成等合作方式与居民共同开发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其实质是企业行为,属于㊣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但以户用光✅伏备案。“这类光伏存在一定经济纠纷隐患,在有些地方引发了‘光伏贷’等问题。为规范此类光伏的开✅发,《办法》专门进行了定义。”
除了自有屋顶外,针对部分企业厂房面积较大、分布式光伏容量超过6兆瓦或接入电压超过10千伏的问题,《办法》允许此类光伏作为大型工商业光伏发电。裴善鹏表示,为了厘清分布式与源网荷储的定义区分,《办法》第五条专门提出采用自发自用的,用户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应位于同一用地红线范围内。为了防止企业出现经营问题导致大型工商业光✅伏闲置,《办法》第十五条给出了可以转为集中式光伏的兜底措施。
《办法》也对新老项目衔接给出了充足时间。《办法》明确,“对于本办法发布之日前已备案且于2025年5月1日前并网㊣投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仍按原有政策执行”。
电网企业在分布式光伏接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受到高度关注。因此,在电网接入政策方面,《办法》明确了对电网企业㊣的基本要求以及不得从事的行为,提出了并网申请、受理及答✅复,接入系统设✅计、受理及答复、投资界面划分、签订并网协议和并网投产等要求。
“2024年国家能源局监管部门发布了关于7起分布式光伏并网接入等典型问题的通报,曝光了个别电网基层单位在办理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过程中出现的时限普遍超期、违规扩大分布式光伏接入红区等方面问题。”裴善鹏解释,《办法》从制度上严格规范了电网企业行为,为电网企业更好服务光伏接入提供了可执行的规范,为监管工作提供了清晰的依据,最终为分布式光伏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以往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不可观不可控特点,电网调度运行时存在监控盲端问题,不利于电力系统稳定。在春节等重大节假日期间,负荷大幅下降,但分布式光伏发电仍然很高,造成供需不平衡。前些年某分布式光伏大省曾经在春节期间派出大量电网员工分赴居民家中,经过艰苦的劝说工作后,手动停止了一批户用分布式光伏,保障了春节期间的电力系统发用平衡。因此加强分布式光伏的‘可观、可测、可调、可控’迫在眉睫。随着物✅联网、大数据、5G通讯技术的发展,如今低成本实现分布式光伏接入调度技术上已经可行,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分布式光伏,《办法》第三十三条提出建立相应的调度运行机制,就是顺应技术发展和时代需要作出的新规定。”裴善鹏说。
除了电网调度外,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看来,修订后这些新规表明了国家对于分布式光伏开发利用将更强调自发自用和就近消纳,体现分布式光伏电力电量就地利用的属性。
潘慧敏表示,分布式光伏发电与集中式电站的✅本质区别就是在用户侧开发,就近就地消纳利✅用。其中,《办法》要㊣求,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是指利用建筑物及其附属场所建设,接入用户侧电网或者与用户开展专线供电(不直接接入公共电网且用户与发电项目投资方为同一法人主体),与公共电网连接点电压等级为35千伏、总装机容量原则上不超过20兆瓦,或者与公共电网连接点电压等级为110千伏(66千伏)、总装机容量原则上不超过50兆瓦的分布式光伏。
“考虑到在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电力市场的价格信号能够引导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尽可能实现高比例自用,并在电力供应紧张时段余电上网发挥保供作用,因此《办法》允许这些地区的大型工商业分布式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参与现货市场。”彭澎说。